葉面肥是種植作物時常用的一種肥料,對于強化作物營養、防止缺素病狀的發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葉面肥具有肥效迅速、肥料利用率高、用量少等特點,吸引了眾多農戶使用。那么,葉面肥種類有哪些呢?葉面肥如何正確使用呢?下面將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葉面肥優點知多少
1 吸收快:
土壤施肥后,各種營養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有的肥料還必須在土壤中經過一個轉化過程,然后通過離子交換或擴散作用被作物根系吸收,通過根、莖的維管束,再到達葉片。養分輸送距離遠,速度慢。采用葉面施肥,各種養分能夠很快地被作物葉片吸收,直接從葉片進入植物體,參與作物的新陳代謝。因此,其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的作用來的快。據研究,葉片吸肥的速度要比根部吸肥的速度要快1倍左右。
2 作用強:
葉面施肥由于養分直接由葉品進入作物體,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時間內使作物體內的營養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緩解作物的缺肥狀況,發揮肥料最大的效益。通過葉面施肥能夠有力地促進作物體內各種生理過程的進展,顯著提高光合作用強度,提高酶的活性,促進有機物的合成、轉化和運輸,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可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3 用量省:
葉面施肥一般用量較少,特別是對于硼、錳、鉬、鐵等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部施肥通常需要較大的用量,才能滿足作物的需要。而葉面施肥集中噴施在作物葉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幾分之一或十幾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4效率高:
葉面噴施肥料具有肥效快、利用率高、效果顯著、簡便易行等優點,越來越受到農民的喜愛。
提高座果率 單從增產方面來講,氨基酸葉面肥噴施在果樹上能穩增產30%~40%左右,5~7天可充分將每次的養分吸收并且轉化利用,尤其是在果樹花前噴施能提高座果率,降低落花落果發生。促進果實膨大果樹在花后是需肥高峰期,此時養分是否短缺決定了單株果樹的產量,而此時對養分的需求不僅僅是需求大量元素氮磷鉀,同時還有鐵、錳、鋅、銅、鈣、硼、鉬等等,此時噴施這些微量元素,可提高果實品質如光亮色澤度、甜度口感以及促早熟等。

葉面肥噴施你要注意的事
1.選擇適當的噴施濃度。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系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后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癥配制。
2.選擇適當的噴施方法。配制溶液要均勻,噴灑霧點要勻細,噴施次數看需要。
3.掌握好噴施時期。葉面施肥的時期要根據各種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情況,選擇作物營養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時進行噴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4.選擇適當的噴施時間。葉面施肥效果的好壞與溫度、濕度、風力等均有直接關系,進行葉面噴施最好選擇無風陰天或濕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以前,最適宜的是在下午4時以后進行,如遇噴后3-4小時下雨,則需進行補噴。
5.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莖稈由于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對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弱差異較大,要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6.增添助劑。在葉面噴施肥液時,適當添加助劑,提高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粘附力,促進肥料的吸收。
7.與土壤施肥相結合。因為根部比葉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統,對量大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據測定要10次以上葉面施肥才能達到根部吸收養分的總量。因此葉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須與根部施肥相結合。
8.浸泡提取。從農業生產成本上看,使用效果比土壤施肥性價比更高。將晾干后的發酵物料移到容器里,用5%紅糖水浸泡,即可提取氨基酸水。浸泡比是1公斤大豆粉加5%紅糖水5公斤,浸泡時間為5-15天,浸泡完畢(沒臭味,液體呈深棕色),應及時用真空泵提取氨基酸水,做好包裝,在陰涼處保管即可。
葉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種既經濟、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別是一些微量元素葉面施用更有獨到之處。但我們也應當看到,葉面施肥工作比較麻煩,花費勞動力也比較多,同時易受氣候條件影響,也因作物種類和生育期不同,葉面施肥效果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在根部施肥的基礎上,正確應用葉面施肥技術,才能充分發揮葉面肥的增產、增收作用。